本报记者 李春莲 见习记者 梁傲男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全国多地景区再现“人山人海”,“飘红”的假日经济展现出国内文旅市场的蓬勃活力。5月5日,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,“五一”假期期间,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.67亿人次,日均2.93亿人次,同比增长8%。
综合多个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来看,“五一”假期,国内文旅市场在去年同期高位基础上依然稳中有增,呈现“多点开花”态势,长线游目的地表现亮眼,自驾游市场“量价齐升”,“反向旅游”带火乡村游、县域游。同时,出入境游订单同比大增,“中国购”成外国游客打卡新方式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文旅消费正经历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品质升级”的转变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得益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宜人等多重积极因素叠加,国内旅游市场热度或创历史新高。这一波旅游热潮的辐射效应显著,预计将延续至假期结束后的首个周末,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活力。
旅游下沉化趋势更明显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旅游下沉化趋势更加明显。美团旅行数据显示,县城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80%。去哪儿数据显示,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0%,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居民占比超过六成。
“五一”假期期间,相比拥堵的热门城市,“诗画江南”浙江桐庐县、“长诗圣地”安徽怀宁县、“皖北江南”安徽凤台县、“上梅古镇、蚩尤故里”湖南新化县均成为人们假期寻找“松弛感”的热门之选。
从需求侧看,消费者更注重“体验深度”而非“景点密度”,从一二线中心城市向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发展,日后将愈发普遍。从供给侧看,县域旅游的崛起,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县域接待能力的提升,2024年底,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6.2万公里,不断完善的铁路网络缩短了城市间的交通时长。
县域旅游的快速增长,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动能。《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》显示,2023年,我国1866个县域地区的旅游总收入平均值达到42.95亿元,接待游客总人数平均值达到508.27万人次,同比分别增长41.19%和35.18%。
在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罗兹柏看来,县域作为连接城乡的枢纽,既具备乡村的特质,又能提供相对完善的服务设施,满足当代旅游者对“松弛感”“在地体验”的追求。
有旅游行业分析师表示,与一二线城市在假期呈现出的“人满为患”状况形成鲜明对比,下沉市场凭借其相对宽松的旅游环境,为游客营造出放松身心的理想度假空间。
多元场景激发入境游活力
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“即买即退”等举措出台,叠加中国相关的短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火爆,带动“五一”假期入境游订单增长。
有平台数据显示,“五一”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30%,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北京、成都、重庆、杭州、珠海、西安、青岛等城市跻身热门入境目的地榜单。
“五一”假期期间,除传统热门自然风景区持续火爆外,稻田摸鱼、抓泥鳅等充满乡土气息的传统农趣体验项目热度飙升,深受外国游客青睐。此外,融合土家族非遗音乐艺术与自然生态的山野影吧等创新文旅场景,凭借其独特魅力,让外国游客深度沉浸于中国乡村的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。
值得一提的是,“来沪扫货”“老外拖着行李箱去义乌采购”等话题引爆“五一”社交圈,免签政策、离境退税政策等激发外国游客的“中国购”模式。数据显示,“五一”假期,上海、深圳、义乌等地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38%、188%和60%。
与此同时,出境游市场热度不减。去哪儿数据显示,“五一”跨境游热潮涌动,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两成。今年与去年“五一”假期相比,国际航班抵达城市新增17《五分赛车走势详解》7个,中国旅客的目的地增加至1303个城市。
美团旅行相关负责人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“五一”假期,文旅市场热度创近三年新高,呈现全面增长、多点开花的火爆态势,并激发吃喝玩乐等服务消费持续向好。同时,各地打造的音乐节、非遗体验、国潮打卡等新型节庆活动,在促进假日消费方面发挥了乘数效应。当前,“文旅+”跨业态联动的场景大量涌现,线上线下联动持续深化,为一站式深度旅游创造更多可能,也进一步延长了文旅消费链条,充分点燃假日消费活力。
责任编辑:杨赐
另一方面,汪洪栋认为,一二线城市趋于饱和的情况下,好的 ✌门店点位已被抢的差不多,尤其是江浙沪地区 ✋。此刻收购乐乐茶,成 ⛎熟的门店能够有效拓展奈雪在江浙沪的点位,降低未来门店拓展、运 ♊营五分赛车走势详解等成本。
某城商行上海分行一位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,其所在银行办理 ❗经营贷的基本条件是:申请人入股或成为一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满一 ⛔年之后,且需要提供该公司的经营流水。
本报记者 冯文炳 【编辑:黄罗斌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