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湖州5月10日电(奚金燕)5月10日,正值第九个“中国品牌日”,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——“品字标·浙十年”品牌分享推介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举办。
如今,浙江已累计培育“品字标”企业5328家,颁发“浙江制造”认证证书7268张,成功推动浙江从“制造大省”向“品牌强省”转型。十年来,“品字标”经历了哪些关键发展节点,取得了哪些成绩,又是如何推动浙江品牌实现层级跃升?
会议现场,来自全国各地的政、产、学、研领域的120余位代表共同见证“品字标·浙十年”品牌建设历程,探讨“品字标”成长背后的基因密码。
打造“浙江制造”公共品牌
浙江是制造业大省,进入21世纪以来,逐渐面临着“成长的烦恼”——这里有全球最多的袜子、领带、小家电,但国际市场上却总被贴上“廉价”的标签、戴着“低端”的帽子。
如何破题?2014年,浙江在全国创新构建以“区域品牌、先进标准、市场认证、国际认同”为核心的“品字标”品牌建设体系,积极推动以“品字标”为形象标识的“浙江制造”公共品牌建设。
据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“品字标”浙江制造品牌,定义为整体反映、综合体现浙江企业和产品形象的区域公共品牌,其定位是“国内一流、国际先进”,其核心价值是“至精、至诚、至远”,积极打造国际认可、国内领先的“浙江制造”品牌集群,推动浙江从“制造大省”向“品牌强省”升级。
全国首创“标准+认证”模式
十年来,这一路是“破茧”,是“闯关”,也是创新。
“品牌建设的核心是质量,质量提升的关键在标准。”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、局长谢小云表示,“品字标”打的第一场硬仗是闯标准关。
据悉,浙江构建了“国内一流+国际先进”的品牌标准体系。高标准成为品字标的内核。2016年9月,“浙江制造”标准累计发布数首次突破100项;2019年3月,该发布数首次突破1000项。
如今,浙江对标国际先进标准,已相继研制“浙江制造”标准3923项,并且以全产业链视角先后研制发布数字安防、光伏能源等重点产业标准体系框架指南30项。
台州智能马桶噪声控制、静态耗电等25项关键技术已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产品远销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加西贝拉公司以高标准生产环保、节能压缩机,填补国内空白,每年可减少电耗29亿度。
有了高标准,还要做严认证,浙江构建了“市场认证+自我声明”的品牌认定体系。同时,为助力浙江企业出海,浙江广泛吸纳瑞士SGS、德国TÜV等14家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成立“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”,推行“一个标准、一次检测、一次认证、多国证书”认证模式,不断给这张证注入“含金量”。目前,该省已颁发“品字标”国际证书649张,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,累计带动出口近1500亿美元。
打造更多“浙江精品”
当前,全球产业链深度重《新浪名家双色球预测汇总》构,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重塑竞争格局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,站在新十年的起点,“品字标”将如何引领浙江品牌实现向更高层次跃升?
据悉,下一步,浙江将深入实施质量提升强企行动,积极培育企业标准“领跑者”,持续提升品牌建设的质量支撑力和标准引领力;将进一步提升“品字标”的“文化+创新”属性,支持构建品牌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,推动工业设计、文化创意、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融合发展。
同时,浙江还将积极推进“品牌出海”,联合阿里平台实施“货通全球产业带出海计划”,持续加大海外知识产权涉企服务与保护投入,鼓励企业开展跨国品牌收购、境外商标注册和海外品牌建设推广,帮助浙江品牌不仅走出省界国门,更能登上国际舞台C位。
此外,浙江还将深入实施千万经营主体信用工程,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内核的“浙江精品”培育体系,引导企业在传承工匠精神中强化职业操守、改进质量管控,让更多的优秀品牌成为企业的承诺书、市场的通行证、发展的成绩单。(完)
陈志介绍,本市120急救热线的呼叫量近日 ❢急剧增加,日常呼叫量约为五千,高峰时段不超过一 ⏰万新浪名家双色球预测汇总,而近期120每日的呼叫量已高达三万多 ♏,远远超出了本市120急救热线接呼叫的承接能力。“伴随着呼叫量的大 ♿量增加,当前,急救电话的接听资源和急救车调派资源都十分紧张, ❢导致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在呼叫120寻求紧急帮助时,遇到困难。”
陈威:谢谢周教授,首先刚才两位老师说的观点我非常认可, ♒我觉得现在很多的用户他不是冷,而是趋于冷静,因为现在是处在一 ♍个大家伙不像过去货比3家,而是货比30家 ✍,可以货比300家的 ➡一个消费环境。所以我觉得大家伙对于消费这件事情其实有了更多自 ⛴己的选择,也就有了更多自己要求的标准。所以所谓消费降级,从我 ⏱的认知的角度来讲,我觉得也是不存在的。从我所处的行业来讲,我 ⏪觉着创业类商品,比如说收藏玩具、潮流玩具 ♉,它是以一个衣食住行 ✌以外的吃喝玩乐的姿态呈现给大家的,其实是给大家伙生活当中找乐 ✨趣的一个产品。我觉得它反而变成了很多已经不仅仅是年轻人和小朋 ❓友,变成了很多人的一个刚需,它是人的生活当中一个生活方式的一 ⛷部分。这几年,虽然我们这个行业 ♍,前几年随着整个行业开始进入到 ⛻整个中国大众人群的消费视野里以后,有了非常高的一个热度,大家 ➥伙也都对我们行业有很多的关注,所以也涌入了很多的各种各样的品 ✊牌,各种各样的企业,都在这个行业里边去借热入局。但其实这一两 ⏲年,我发现随着大浪淘沙,还是有很多的品牌和企业又被淘汰出局, ⛷其实最后沉淀下来的我觉得还得是回归到产品本身,你的创意,你带 ⏱给大家伙的新鲜感,你带给大家伙在生活当中乐趣,是不是真的能达 ♏到您刚才说的匠心的标准,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。
本报记者 蒙文通 【编辑:张伯伦 】